沭阳县钱集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于1995年,近年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意见》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和水平,连续两年获评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抓实学习教育,增强“银发先锋”战斗力
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一是用好“集中课堂”,增强学习全面性。建立支部党员学习交流微信群,配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每月将“学习强国”“人民网”等官方媒体发布的理论学习视频、文章等内容推送到微信群内,方便老同志随时学、反复学,定期组织老同志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强化互动提升,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用好“实践课堂”,增强学习实效性。用活用好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在淮海区军政大礼堂等“家门口”的红色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赴周恩来纪念馆进行党性教育,持续强化支部党员政治意识。三是用好“移动课堂”,增强学习多样性。针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的党员开展“一对一”上门送学服务,将最新的理论学习书籍、政策文件等送到每位党员手中,确保老同志学习上“不停顿”、思想上“不掉队”。
积极发挥余热,增强“银发生辉”影响力
注重发挥支部老同志阅历广、威望高、经验丰富的优势,激励他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建言献策助发展。定期向镇党委汇报支部工作和学习活动开展情况,集中上报老同志围绕经济发展、民生工程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近年来,支部老同志提出的“先建后拆”工作法、文化广场建设等建议先后被镇党委政府采纳,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农技指导助增收。常态开展“银发专家田间行”活动,组织段成美等具备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老同志开展田间农业技术指导,现场为农户讲解防治小麦赤霉病等农技知识,让农户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有力保障小麦稳产高产,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三是立德铸魂育新人。组织支部党员、“五老”成员以及钱集中心小学学生等,前往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等地开展党性教育,老同志通过互动分享等形式,为学生们讲授革命传统,让爱国主义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相关经验做法被江苏少年网宣传推广。
创新工作机制,增强“银发堡垒”凝聚力
扎实推进党建制度机制健全完善,不断提升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一是健全干部荣誉退休机制。积极推广“荣退+报到”做法,通过开展谈心谈话、举办荣退仪式、做好服务对接、丰富文化生活、引导发挥作用等举措,上好“退休第一课”,引导老同志尽快适应角色转换,积极融入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集体当中。二是搭建“增添正能量”活动平台。扎实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等,组织引导老同志回顾沧桑巨变、讲述光辉历程、畅谈内心感受。通过举办书画摄影展、参观学习、开设爱心暑托班等多种途径引导老同志奉献余热,充分凝聚银发合力、彰显桑榆风采。三是落实走访慰问帮扶制度。坚持在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节点走访慰问老同志,党支部书记挂钩联系3名退休老同志,支委成员主动挂钩10位高龄或患病老党员,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及时传达组织暖心关怀,切实提高支部党员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