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雅韵浓浓。近日,宿迁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冬月围炉·漫话文学”活动,邀请王清平、刘家魁两位国家一级作家与老干部文学爱好者畅谈文学。
王清平长期从事小说创作,迄今发表文学作品约700万字,长篇纪实文学《长淮火种》荣获第十届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流转》荣获第五届《钟山》文学奖,并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创作计划”。他以《我的小说创作实操》为题侃侃而谈,从自己写了多少小说、把什么写成了小说谈起,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以及创作题材和内容的转变过程,落脚到如何写好小说。王清平老师重点结合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毫无保留地介绍自己这些年创作历程的深刻体会,从人物、情节、细节等方面向老同志传授小说创作技巧。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授课博得听众的阵阵掌声。
刘家魁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多次获《诗刊》诗歌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是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省广电总台联合推出的“江苏当代文化名人”之一。刘家魁以《围炉闲话中老年诗词创作》为题,从庾信晚年佳作谈起,交流中老年诗词创作特点,鼓励广大老同志要珍惜生命,多写真情实感的作品,不说假话,不抒假情。他说,“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唯觉祭文多”“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等最动人、最深情、最深刻、最优美的诗,大多是中老年人写出来的。他还为老同志指明了“怀思故乡”“相逢送别”“寄情山水”等创作方向,鼓励大家要写出新、写出美、写出深、写出趣。老同志们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今年5月,江苏省作协在宿迁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立了扬子江文学驿站,一批志趣相投、热爱文学的老同志时常在此相聚,畅谈创作,交流思想,先后举办多次采风创作、名篇诵读、诗会等活动,为宿迁文学事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