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依伍:汗珠粒粒沃林海
- 发布日期:
2019-09-25
- 来源:
- 访问量:32
“平原林海”是泗阳一个景点。以往说到林海,我们就想起大兴安岭、长白山,林海的底色是山峦;而今泗阳也有了林海,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为了这片林海,多少人燃烧了青春、奉献了智慧、播洒了汗水。有了这些青春、智慧、汗珠,泗阳的林海才像金子一样闪烁光芒,才像宝石一般珍贵无比。
张依伍,就是这许多人中的一位。他1936年出生,1958年从淮阴农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9月,他回到泗阳,担任泗阳县多种经营局副局长,多年为泗阳林牧渔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奔走呼喊。
平原林海的形成,得益于意杨的推广种植。意杨原产意大利,具有适应性强、速生高产、涵养水分、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因此国家林业部决定予以推广。意杨在泗阳县率先大面积成活,泗阳就成了推广意杨种植的一线阵地。
但是,推广意杨种植的过程非常困难!中国几千年以粮为纲的传统,群众心中还是粮食为王。张依伍主持制订的推广意杨种植计划,到基层往往成了一纸空文。
张依伍到各乡镇检查意杨种植情况,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反映,一些群众推说没有钱买树苗,赊欠也不要;林业站把树苗送上门,他们远远看着;技术员把树苗卸下来,放在农户家门口,他们把树苗捆捆扎扎,送回村委会。
面对这种情况,张依伍说:“他们不栽,我们替他栽!”在推广最困难的南刘集乡,张依伍和林业站的技术人员,拿起了铁锹,在规划好的地段挖坑栽树。望着整整齐齐的幼苗,张依伍满意地对南刘集乡林业站工作人员说:“你们看护好了,其他地方遇到推广困难的,让他们来参观参观。”
就这样,一片片意杨在泗阳大地挺直腰杆,从泗阳走向全国,绿了大地,富了农民。到1985年,依靠意杨的功劳,泗阳林木覆盖率由1975年的5.9%提升到14.2%。到2011年,泗阳林木覆盖率达31.47%,活立木蓄积600万立方米,林木加工业对地方财政贡献额接近30%!
现在,泗阳不仅诞生了有口皆碑的平原林海,还有享誉全国的白酥梨和红富士苹果,更有首屈一指的蚕桑。如果说绵绵林海是张依伍的奖状,那么白酥梨、红富士苹果、蚕桑,则是颁给他以及他那一辈人的一枚枚闪亮的勋章。
1993年,张依伍退居二线。
虽然人离开了领导岗位,但心还挂念着泗阳的林木生产。多年来,张依伍以泗阳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工作人员的身份,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写出了30多篇调研文章,向领导建言献策,多篇文章受到重视,多项建议得到采纳。其中《关于我县杨树围庄林改造的几点建议》,时任泗阳县委书记李荣锦批示落实;关于发展桃树经济,重现历史上“夭桃千顷”美景的建言,受到时任泗阳县长刘海红的高度重视,从而开启了泗阳桃树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张依伍年老多病,先后得过贲门癌、结肠癌。但是,身体上的疾病,阻挡不了他对泗阳林业的思考。他说:“我现在最牵挂的,是泗阳如何向薄壳山核桃产业进军。”
薄壳山核桃就是碧根果。说起他对碧根果的感情,要追溯到50年前。那是1969年,淮阴地区成立“五七干校”,张依伍担任干校政工组组长。“五七干校”的校长和书记都是原淮安县淮城镇人,老兵有一次,他们从家乡带来了一捆小树苗,栽到了干校的空地上。张依伍一见,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按说,张依伍是学农的,说起植物可算是见多识广了,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植物!别的不说,光是叶子就很特别,一根叶柄上面有十几片叶子,一片叶子竟然长达一二十厘米长!
张依伍问校长:“这是什么植物?”校长告诉他:“这是薄壳山核桃,又叫碧根果。”张依伍问:“这是从哪里移来的?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校长笑着说:“你当然没有见过,它的原生地在美国,是清朝时候美国传教士带来的。当初栽下的那些树有些还在呢。年年结果,像核桃,可比核桃容易剥壳,果实又甜又脆又香。”
不久,“五七干校”搞基建,校长栽的碧根果树被刨掉了。张依伍就捡了两棵带回泗阳爱园老家,栽到了院子里。一棵被猪拱死了,还有一棵活到现在。几十年过去,此树直径已达40多厘米,依然根深叶茂,年年挂果。有一位园林专家看见此树,惊讶地说:“起码能值10万块钱!”
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碧根果树,张依伍产生了在泗阳大面积推广种植碧根果的想法。为此,他进一步研究了碧根果:不仅好吃,还方便剥壳,不像普通核桃那么坚实;木材硬,打制家具不必说,还可用来做工艺品;用来榨油,油质好,超过橄榄油;树形、树叶美观,可做行道树;对环境要求不高,既可成片种植,也可独立生长;经济效益好,亩产可收益1万元左右,且一次栽种,多年受益。
经过细致周密的调研,张依伍于2013年写成了《在泗阳引进栽培薄壳山核桃的建议》,先后刊登在省、县老科协杂志上。2014年春,时任县长刘海红批示,把薄壳山核桃作为泗阳新型乡村社区的绿化树种进行推广。
泗阳碧根果种植从无到有,各乡镇发展情况,张依伍心里都有一本账。卢集镇郝桥村率先种植,现已挂果;高渡镇种植200亩,数量不少,可惜没有管理好;里仁、临河有人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
采访张依伍时,他正在养病。他精神状态很好,不像80多岁、大病初愈的样子,他解释原因说:“我这个人爱思考,闲不住,心情乐观,可能跟这个有关。”他说,“今后的日子,我还要努力推进泗阳碧根果种植工作。”
张依伍虽然年老,但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追梦人。相信他的梦想一定成功,泗阳林海不仅有意杨,还有万木竞秀;不仅有绿色,还有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