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银发典型

张明中:初心与誓言

  • 发布日期: 2019-10-28
  • 来源:
  • 访问量:32
       2019年8月16日上午,笔者走进张明中家中,迎接我们的是张老的老伴。阿姨告诉我们,张老在里屋。

  听说我们到来,张老拄着一只拐杖,满面春风地向我们打招呼。听我们说明来意,张老坐下又起身。他认真地说:“我要把T恤换成衬衫,带上助听器。”初识张老,他那认真又谦和的态度,让人心生敬佩。

  艰苦岁月 初心不改

  出生于1931年的张明中,今年已88岁高龄。他虽然腿脚有些不好,但精神很好,说起他的工作,人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青春时光。

  1948年10月,宿迁县城二次解放已两个多月,17岁的张明中走上了教师岗位。提起那段教学经历,张老沉重的语气把我带到了那个艰难岁月。骆马湖的大水冲淹了整个宿迁,百姓颗粒无收。学校没有像样的教室,没有课本,没有桌椅,教师没有工资,买上一盒粉笔都很困难。张明中自出办公费,带领老师自编教材,并挨家走访动员孩子读书识字。

  1949年7月,张明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了近10个月教师的他,被调到当时的苏北运河区做文教助理。1951年初,又调到通讯站做副站长。没有人手,通讯报道工作他就一人包揽。1954年又调到区文教科做科员,再次延续了他的教育梦想。

  1956年,张明中被调到宿迁县委主办的《宿迁报》任副总编。说到办报纸,张老感慨颇深。4个人撑起一个报社,困难可以想见。报纸,讲究速度,讲究时效性。新闻从哪里来?南京的《新华日报》要隔一两天才能到宿迁,转载新闻肯定不行,怎么办?为了尽快把新闻传递给群众,只好每天晚上10点后,安排人员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报道,快速记录整理,然后连夜刊发在报纸上。

  江苏省第二家问世的县级报纸《宿迁报》,就是这样诞生的。

  1957年1月,张明中调宿迁县委办公室任副主任,这一干就是8年。这8年,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有4年时间,张明中主持县委办工作,配合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宿迁人民,迎接挑战渡过难关。特别是骆马湖移民问题,张老说:“那可苦死啦!你想象不到啊!为了让骆马湖成为蓄水库,五万多骆马湖人从膏腴乐土,搬迁到黄墩湖贫瘠之地,过上缺吃少穿的生活。”那种悲凉与沧桑,张老至今说起来,还痛得揪心。

  1964年11月,张明中任宿迁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经历文化大革命,期间张明中下放两年多,后回到农工部工作。1981年,张明中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1992年4月,61岁的张明中离休,他艰苦而无悔的工作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化作春泥 无私护花

  离休后,张老陪陪老伴,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一度感觉轻松许多。

  然而,不到半年,张老心里开始不安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拿钱不做事的日子,真是说不过去。”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没有工资,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师生学习劳动;还记得入党时刻的铮铮誓言,一心为人民的初心;还记得和宿迁干群从艰难困苦走向艰苦奋斗的历程。如今,日子好过了,党给予这么好的待遇,自己刚过60岁,身体还好,还可以尽点力量啊!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社会责任呼唤着张明中,他开始关心社情民意,走上了建言献策的道路。

  20世纪90年代的宿迁,还比较落后。张明中看到新盛街到环城北路段,路两旁的居民居住条件差,家中没有卫生间,路边上有公厕,但是没有路灯,夜晚漆黑一片,居民生活不便,阴天下雨更是苦不堪言。当时宿迁主城区正在搞亮化工程。张老以《亮化与路灯》为题给县级宿迁市委领导写了一封信。不到四个月,两公里多的老城区装上了路灯。张老欣慰不已,专门骑自行车一路欣赏。

  随后,张老关注文化建设,尤其是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问题。张老一封《推进老年文化建设,打造宿豫知名品牌》的建言信,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并予以批示。张老说:“老年大学建设要打造成宿豫品牌,老干部局从2002年开始成立《夕阳红》报道组。我们何不办一份老干部自己的刊物呢?”在张老倡导下,2003年春天,《宿豫老干部》问世。“办刊无报酬,写稿无稿费,看刊全赠阅。”这是张老和他的一群办刊老干部立下的约定。这样的无私奉献,历时15年,出刊143期,约230万字。15年,张老组稿、审稿、改稿处处把关,他付出了心血,也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写下了《办刊百期话“有为”》一文。讲到这里,张老说:“老干部发挥余热,最根本靠的是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

  宿豫区门球场的建设,是张老心系宿豫老年人健康的一件大事。为了扩建门球场,让老年人有一个舒适、实用、美观的锻炼场地,张明中到处筹集资金。共需15万元的费用,张明中找到两个企业赞助7万元,剩余资金由区门球协会争取。球场建成后,张老自己拿出2000元钱请客,酬谢支持建球场的企业领导。为了门球场钢架大棚建设,张老又请老伴的亲戚帮忙,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在门球场上方建成了1100平方米较高规格的钢架大棚。

  骆马湖移民,是张老心里抹不掉的记忆。他认为那段历史,应该流传后世,给移民后代留点永久的纪念。2015年10月,张老约4名年近九旬的离休老干部,商讨编纂一部《骆马湖志》。张老的想法得到老同志们积极响应,当即表示全力提供保存的材料,然后根据个人记忆,撰写整理,最后由张明中、蔡鸿学、丁超明组成小组,请宿豫区史志办承担“修志”的编纂及联系出版工作。后因“修志”牵涉面广,工作量大,要求高,宿豫区史志办人手不够,因而把“修志”改为编纂《骆马湖记忆》。

  历时3年,张老带领几位老同志,筹集资金,搜集整理资料、调研、编写,35万字的《骆马湖记忆》于2018年底初稿完成。

  让人高兴的是,现在《骆马湖记忆》清样已出,张老为骆马湖移民倾情付出的愿望即将得以实现。

  面对荣誉 满心遗憾

  走进张老书房,看到书架上、书桌上、床上、书柜里,摆满整齐的书籍,还有奖杯,市、区领导来家里看望张老的照片。翻开一摞大红色的奖状,看到的是一张张来自省、市、区的荣誉证书,“群众身边的好干部”“四好党员”“全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张老抚摸荣誉证书,手有些颤抖。他说:“这些荣誉,都是上级领导对我的肯定,只可惜我不能再回馈社会了!”

  在书房,除了看到张老倾注心血的《宿豫老干部》,还有一本笔者特别熟悉的杂志——2019年第一期《宿豫文艺》。我告诉张老,这是我参与编辑的杂志,我指给张老看我的一篇文章。张老说,我正想告诉你们,以后不要再给我寄了。

  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张老感慨地说:“组织给予我的荣誉很多,我做得不够。遗憾的是,我这腿不行了,行动不便。眼睛也看不见,左眼视力0.2,右眼因为高血压造成失明,25年了。其实我这心里啊,还想为社会再尽一点力。”

  听到这里,我突然眼眶发热,眼里噙满泪水。我衷心祝愿,这位精神矍铄、说话坚定有力的老人,这位7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干部,为宿豫的文化建设、宿豫的老年文化事业,为宿迁的骆马湖移民和宿迁人民的幸福时刻牵肠挂肚,为宿迁的美好明天和宿迁干群风雨同舟谋发展的老者,有一双明亮的双眼,有一个结实的身板。

  突然明白,张老不让我们再寄杂志的原因,老人的眼睛已经不行了,读书已经是奢望了。

  那一刻,坐在张老身边,浑身有无穷的力量;这力量,将激励着我为社会,为人民,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不懈追求,砥砺前行。(孙尤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